一、单项选样题:1~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 )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神圣家族 C.哲学的贫困 D.共产党宜言
【答案】 A
【答案】 A
【解析】 A 选项,《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 各种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批判的著作,该著作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 容,标志唯物史观的创立。B 选项,《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 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C 选项,《哲学 的贫困》是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著作。该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 说最早发表的文本。D 选项,《共产党宣言》 发表于 1848 年,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公开问世。
2.人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因为( ) A.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有惊人的相似
B.人类历史发展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C.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向前发展 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替身
【答案】B
【答案】B
【解析】A 选项说法有误,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不同的。自然规律起作用是自 发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同样起作用,而历史规律起作用离不开人的有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的参与。B 选项说法正确,人们之所以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正 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发挥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 这些规律。C 选项说法有误,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历史的发展同样如此,并不是循环往复的。D 选项说法有误, 认识发展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3.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法律法规( ) A.总是阻碍新技术的健康发展 B.只能落后于新技术发展 C.与新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D.归根到底是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答案】 C
【答案】 C
【解析】A 选项有误,法律法规作为并不总是阻碍新技术发展的,当法律法规适 应了技术进步的要求就会对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B 选项有误,社会意识与社 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法律法规作为社会意识的特定类型,有时会早于技 术发展的变迁而变化,并不总是落后于新技术发展。D 选项错误,法律法规的变 化发展归根到底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的。
4.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时候不自觉的创造 出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资本越发展越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 C.资本越扩张越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D.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历史的、过渡性生产形式
【答案】D
【答案】D
【解析】A 选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水平,但不能由此说明 它可以无限制解放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内生性矛盾会不断凸显, 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灭亡。B 选项错误,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内生性矛 盾也不断凸显,最终推向资本主义灭亡。C 选项错误,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有 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也会带来负面效应。
5.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由一系列相 互联系的重要理论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这科学体系所围统的主题是( )
A.中国革命和建设 B.中国命运和前途
C.中国社会性质和阶段状况 D.中国改革和发展
【答案】A
【答案】A
【解析】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没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 结,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 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 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故正确 答案为 A。
6.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 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全球和竟争新优势提出的战略决策, 这一发展格局是( )
A.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B.以维护和平稳定为主体,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复苏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D.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开级 【答案】C
【解析】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 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故正确答案为 C。
7.改革开放初期,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公共发展,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一 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D.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
【答案】C
【答案】C
【解析】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它决定了我国社会主 义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要坚持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故正确答案为 C。
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面的核心地 位,2020 年 9 月 11 日王《科学家座谈上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创造更多从“0°到“1 的突破, 需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是( )
A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B.加快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C 加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D.改善料技创新
【答案】A 【解析】时政问题
【答案】A 【解析】时政问题
9.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一些企业少数官办或官商合办多数是官商办, 这些关督商办的企业是什么性质? ( )
A.封建主义性质企业 B.半封建性质企业 C.资本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C
【答案】C
【解析】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广泛采用雇佣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性质的企业。
10.中国入民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 A.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全民的抗战 B.反侵压战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与支持 D.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案】D
【答案】D
【解析】抗战胜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11.人民政协的召开标志着(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B.工商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
【答案】D
【答案】D
【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1949 年 9 月在北京开幕, 标志着新型政协制度的建立。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执行的是( ) A.互助合作政策 B.调整巩固 C.和平赎买 D.剥夺没收
【答案】C
【答案】C
【解析】1953 年-1956 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和平赎 买政策。
1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 ) 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B.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D.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
【答案】B
【答案】B
【解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社会 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 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故选 B
1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是( ) A.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坚持立足中国又走向世界
【答案】C
【答案】C
【解析】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的内容,其中坚持以维护祖国 统一 和民族团结为若力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故 正确答案是 C。其中 A 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 B 选项是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具体要求: D 选项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5.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报务,标着( )
A.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零的突破
B.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 家
C.世界所有国家都已使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 D.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设实现了第二步目标
【答案】B
【答案】B
【解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工程“三步走” 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 家。故正确答案选 B。
16.2020 年全球服务服装贸易会于 9 月 4 日-9 日在北京成功学办。本届服贸 会的主题是
A.文化融合,创新发展 B.开放包容,团结合作 C.齐心协力,携手前行 D.全球服务,互患共享
【答案】D
【解析】时政
【答案】D
【解析】时政